
安慰大家一下,每次遇到问题很沮丧的时候不要 emo。可能你认为自己是很大很大的笨蛋,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从宇宙来看你只是一个很小很小的傻逼?(@很会搓冰粉)
现在经济不好,很多人提前还贷。
我还在香港的同学就跟我闲聊:“内地现在提前还贷拿个手机 app 点一点就能提前还,香港就不行,你说是不是香港银行阻拦提前还贷的诡计?”
我说:“不可能,还是香港 IT 没那么发达。以及 ——
“香港真正阻拦大家提前还贷的不是流程,而是他们 2% 的利率。”(@汪有)
最近冈本挺火,说个唏嘘的事儿:
他家产品就是薄嘛,行业领先。杜蕾斯也没有他家薄。
后来这个薄的生产工艺被我们甘肃一家企业研发出来了,你说比冈本还薄也不至于,但差不多就是了。
但光有技术有啥用,品牌建设也要钱,生产了一些卖得也就那样。
后来被杜蕾斯收购了,工艺杜蕾斯用了。就挺遗憾。
生活就像一锅粥:你以为熬一熬就会好,但其实只会越来越愁。(@史炎 nacl)
老一辈人常说,夏听王菲,冬听刘若英。仔细回味,真的很有道理,英子越听越暖,阿菲越听越寒。 (@方出神)
听闻朴赞郁导演最近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被问到了中国电影和市场,他表达的意思是,不论韩国、日本还是中国电影,都属于亚洲电影的范畴,尽管这两年日韩电影在国际舞台大放异彩,但如果谁落下了缺失了那一环,都很难对外说是亚洲电影的崛起。我陷入了沉默,没什么好说的,只能说朴导的格局是这个(@惊人院)
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很有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再使用纸质版的字典了 ——ParkSojin
@谐音梗研究所:“古代官员在公堂上公然索贿。”
“哦?怎么说的?”
“升堂!V~~~吾~~~”
前几天去一个电池厂考察,人家就是直说了,我们只能保证给你五分钟的逃生时间,一旦发生碰撞,燃烧都是不可逆的。
锂电池产生氢气,一旦燃烧,基本不可阻止,水无法扑灭,这个是产品的结构、技术就决定了,就只有这个水平。
只能说有一定的概率,碰了就赶紧闪人,车烧了就烧了,车上别放贵重物品。
我家有一辆特斯拉,但是我还是不推荐大家现在买电车,我认为可能过两三年买会好一点。(@打工归来啊)
互联网公司做芯片最大的问题在于互联网公司以短期为目的的绩效考核机制与芯片行业较长的研发周期之间的矛盾。 (@向小田)
点外卖时不想吃到料理包(预制菜)的一个小 tips:看看这家店的菜单上有没有绿叶菜,如果没有或者很少,那么基本上就是一家料理包店。绿叶菜基本上做不了冷冻保鲜,没法提前放在压缩袋里用微波炉热完即食。
i茅台的 App 月活上个月超过了 1000 万,这 1000 万人平均每 2 天就会打开 i 茅台 1 次,甚至高于淘宝用户的月均打开次数。这就是中国顶流硬通货商品的实力吗?
当全世界的人都有能力够控制自己的梦时,色青产业将面临业务的急剧下滑,而诱导帮助睡眠的药品制造业的利润将大幅飙升。——ShadowLord_11
@风中的厂长:我接触各行各业老板,大多数老板都想做大,
他们都知道规模效应,量越大,平摊成本越低,利润越高。所以拼命做大做大做大。但都不知道边际效应,有做到产值几亿的老板,连听都没听过,什么是边际效应。边际效应(marginal utility)是一个复杂的原理。简单说就是规模和利润不成正比。
我认识低端制造业的老板,大多数是边际递减,开 1 条生产线的时候年赚 200 万。开两条生产线的时候,年赚 150 万,开三条生产线的时候,亏了。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高端制造业的,依靠科学管理和规模优势,是可以边际递增的,比如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初期投资很高,做一辆车很贵、靠补贴还是亏。但是等持续投入到了临界点,产业链起来配套工艺管理都成熟了。最后哪怕卖白菜价,他还是赚的。